close
我們實在是太愛玩了,好不容易前一晚才從澎湖回來,隔天下午大夥又跑去蘇澳泡冷泉,呵~~
澎湖遊記,因為照片實在太多,等整理完後再來寫嘿!
蘇澳冷泉有『天下第一奇泉』美名
而世界的冷泉目前除義大利外,就屬蘇澳這裡
而媽咪我竟然是第一次來造訪
冷泉之形成必須具備兩大要件,一、是豐富的地下水。二、是能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的岩層,蘇澳地區豐沛的雨量,配合地層中極厚的石灰岩,正提供了這兩大要件,此外尚有來自板岩的微量磺物質,其成因如下: |
1.水源 |
蘇澳地區豐沛的雨量,使得部份雨水滲入地下,儲藏在節理發達的板岩裂隙中,深達二公里左右。 |
2.二氧化碳 |
(1)地殼深處高溫區域變化作用或高溫火成岩浸入體之作用,促使岩層內部之熱力作用,使岩層內部碳酸鹽分解而釋放大量之二氧化碳氣體。 (2)變質岩中碳質物的氧化也提供部分之二氧化碳。 |
3.冷泉之湧現 |
(1)二氧化碳氣體順沿本地區高傾角節理所構成之深層裂隙上升。 (2)上升之二氧化碳溶入地下水,形成碳酸再與周圍板岩中部份元素微量溶解,形成大量氣泡,比重較小,浮力大於一般地下水,故容易上升至地面形成冷泉。 (3)冷泉周圍山頭之地下水位面高於谷底地下水面間形成水位差,有助於碳酸氫鹽水上升。 (4)碳酸氫鹽水上升至沖積層與板岩基盤之接觸面橫向流動,然後尋隙湧出地面形成湧出所見之冷泉。 |
4.氣泡 |
由於二氧化碳在水中之溶解度與壓力俱增,而泉水愈上升接近地表時壓力愈降低,水中之二氧化碳遂之大部份溢出,形成氣泡。 |
5.溫度 |
(1)地下一公里處之碳酸水溫度約在45℃至50℃間,上升過程中逐漸與上方溫度較低之地下水混合。 (2)水中二氧化碳氣體在上升減壓狀況下,逐漸膨脹與吸熱終於到達地面之冷泉溫度降至22℃。 |
以上資料來自蘇澳冷泉官方網站
這裡猶如一個大泳池,不過因為我們來到時已經接近傍晚,
所以水溫感覺有些冰涼,但孩子們還是玩得很開心
連爸爸們也是玩得很盡興,至於媽媽們當然就在旁邊泡泡腳囉!
陪孩子們玩的「大事」,當然是由勞苦功高的爸爸們來陪喲!
畢竟爸爸們平日都是大忙人咩!
◎蘇澳冷泉公園﹝開放時間:8:00-22:00﹞
地址:宜蘭縣蘇澳鎮冷泉路6-4號
電話: (03)996-0645、(03)996-0645
全站熱搜